近年以来,邵阳市委市政府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把切实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第一要务,举全市之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5年至今,全市共实施农村贫困农户C、D级危房改造、改建120277户,受益人口达到40万人,共向上级争取资金159198万元,市县两级共配套资金16783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有效助力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六统一”建设模式被中央改革办、中宣部、国家住建部、省委省政府明确为可复制的模式。2016年至2018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连续三年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评为先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困难群众安居梦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怀“忧民”之心,思“安民”之策,行“乐民”之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不安全的揪心事。
1.聚民心,密切干群关系。我们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贫困群众“安居工程”的头等大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武冈市湾头桥镇泉塘村5组村民刘昌兴住进政府帮他修好的房子后,在大门上贴上了一副对联,上联“居新屋感党恩旧貌换新颜”,下联“创伟业靠国策共筑中国梦”,横批“日新月异”。
2.暖人心,改善居住条件。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 ,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工程。随着这些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近5年来,全市9万余户贫困农户搬进新居、3万余户农户旧居修缮一新,新宁县崀山风景名胜区、城步南山周边、沪昆高铁沿线结合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房屋风貌特色改造5864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3.更齐心,共赴小康之约。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农村危房改造又是住房安全有保障最有力的举措,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增加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为确保我市顺利脱贫摘帽奔小康提供了保证。
二、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探索危房改造新模式
1. 科学规划,建设风貌特色化。一是注重科学选址。利用闲置地,集约、节约用地,杜绝在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建房。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将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示范项目与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三是注重建设风格。结合邵阳地域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编制完善了“集中型”、“散居型”、“综合型”三类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建房图集,并免费提供给农户,规范农房建设样式、标准、风貌。
2. 统筹整合,危房改造集约化。一是突出资金整合。坚持农民自筹为主的同时,捆绑使用新农村建设、扶贫安居工程、环境综合治理、土地整理、高速公路拆迁等项目资金,形成了政府带动、农民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突出项目整合。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和方法,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拆迁安置、资水流域整治、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农房风貌整治、五保之家等项目相结合,做到集中成片改造与分户改造相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既推进了危房改造,又改善了村镇形象,形成了“建设一线,推动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
3.兼顾产业,安居乐业持续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危改与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新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不但风景更美,而且前景更好。新宁、城步、绥宁等县危改,注重与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相一致,与风景名胜区周边环境相协调,保证了整体效果。我市还以危改为载体,实施村寨整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武冈市荷塘村依托武冈机场区位优势,在新村建设都梁文化产业园,推进产业融合,统筹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特色种养和特色农产品展销,让贫困户住得好、有钱赚。
三、 坚持以政策为保障,确保惠民工程不走样
1.高位推进,工作落实常态化。一是强化组织,责任明确。各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强化了“市级负总体责任、县(市区)级负主要责任、乡镇负直接责任、村级负具体责任”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2015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函〔2015〕112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组织领导、任务目标、指导原则及资金配套政策等;2016年,中共邵阳市委办公室、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邵阳市农村贫困农户(D级或无房户)改造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邵市办发〔2016〕8号),在全市开展农村贫困农户D级或无房户改造攻坚行动,采取市人民政府贴息统贷,县市区人民政府还本,社会各界适当参与的模式,彻底解决全市农村贫困户D级危房和无房户的住房问题。这些决策为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优化方案,建章立制。县市区、乡镇每年都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全市各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政策规定,在公众场所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咨询活动,编写《农村危房改造便民手册》,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简报》,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深入民心、广为人知。
2.强化监管,危改工作程序化。一是严格审批程序。近年来,各县市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把审批关,并有所创新。如武冈市在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确定上创造的“住房危险性、经济特困性、居住唯一性”“三性标准”,在社会上反响很好,并受到省政府调研组的充分肯定。二是严格进度管理。各县市区每年都在第一时间下达、分解目标任务,适时召开现场调度会,挂牌管理,跟踪督促,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期倒排,都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三是严格质量管理。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力量对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明察暗访,监督指导,依法从严查处并通报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四是严格资金管理。改造资金由县(市、区)集中管理、统一使用,财政开设专户、专帐,实行专款管理、封闭运行,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审计部门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处,确保了资金安全。资金下拨实行“一卡通”,确保资金准时、足额、安全到达危改对象手里。
3.客观调查,危房管理信息化。一是认真做好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工作。为了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工作,对全市现有危房重新进行信息采集、校核、登记录入。二是认真开展农村危房现状登录信息核实工作。为确保农村危房现状调查的真实性,每年组织开展核查工作,对登录信息系统的有关信息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核实C级、D级危房等级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等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接受省里验收。三是认真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开展损害涉农利益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人数287人,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案件14起,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人数10人,进一步净化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生态环境。
4.加强管理,农村建房规范化。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及用地管理,促进集约合理用地,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我市各地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指导农村建房规划管理,部分县市区出台了《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从规划设计、用地要求、建房审批、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化要求,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推进农村建设水平。
(曾志旺 刘光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