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人防
分享到:
邵阳名文化(四十二)
  • 发布时间: 2013-10-12 16:45
  • 来源:
  • 访问量:
  • 字体【      】

1、武冈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内容
    姑娘泡上都粱毛尖浓茶,请他喝下醒酒。吕仙喝茶渍嘴,一股浓冽甘香令他顿生人间烟火之情,他肚里寻思:真没想到,都梁山水还没欣赏完,就先醉倒在此,真是山好水好人更好也。一边想,一边哈哈大笑着去掏酒钱。
    姑娘忙说:“客官新来,随便赏几个钱便是。”
    谁知吕仙囊中羞涩,竟掏不出一文钱来。大仙眉头一皱,想起他在云山之巅观到一道煞气,从东南方向而来,横贯全州,致使都梁年年战乱不息,他想用仙道之法来镇住煞气,使都梁百姓能安居乐业,营造美丽家园。
    吕仙心头一宽,对姑娘道:“姑娘,让我为这方百姓做一善事,以劳代资,如何?”他捧起姑娘记账的笔,饱醮浓墨,走出店来,立时一朵祥云飘然而起,升至城门之上,足见他端立云头举毫一挥,落下“止戈”两个闪烁神光的大字,旁又写“回岩客题”四小字.然后回头对姑娘一笑,脚下云头一动,很快不见了。
    众人见了,想起吕洞宾名岩,方知是大仙临凡。众指字评品,不解其意,一智者沉吟半晌,抚节而呼:“止戈,止戈,止戈为武;城为止戈,消除干戈也。”自此,都梁境内果然一派太平昌盛,数百年未闻干戈之声。官民感此,故把这座山岗环绕的古城更名为武冈了。
    为纪念吕洞宾,人们在大仙题字之处修建一亭,取名为“止戈亭”,并制“止戈”玉匾一块悬挂亭上,以供后人景仰。又有人在山冈石壁下刻下“止戈”二字,这个故事自然可信度不高,因为吕洞宾是唐宋时人,而武冈的称谓在历史上早就存在了。我们分析着里面透露了一种思想,希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愿望是肯定的。
    我再讲一个观音菩萨与武冈水的故事,武冈水素有“甘澍”之称。据释,“甘”为清冽甘甜,无杂爽喉之意;“澍”为及时称意的雨水之意,开渠引水,田亩滋润肥沃,万物茁壮。武冈水为何如此神美?这原有一段与神有关的远古传说。
    很久以前,武冈遭遇大旱,河里断源,水井干枯,田干禾焦,点火可着。饥民百姓,供牲焚香,叩求玉皇大帝发善心,降雨救生。半月过去,未见半点雨星子。一青年火起骂天,诅咒玉帝。
    天界巡视的顺风耳,禀告玉帝。玉帝气得歪在金銮榻上:“武冈黎民,如此刁蛮,哼,他们要水?好,朕赐给他们。”
    玉帝召来雷公神仙,交给他三个龙蛋:“你下凡去,在日落西山之时,丢一龙蛋在武冈城里,两个丢在郊外。”此三蛋,乃青龙所生,蛋一着地,三小龙即出,兴风作浪,武冈必成汪洋之地。
    南海观音在莲台闻知此事,对玉帝顿生不满。她驾起祥云,降至武冈城外路口,租一伙铺,化成老板娘。午时三刻,雷公变一书生,肩背口袋,从门前走过。观音一眼看出,书生乃雷公所变,忙起身拦住,笑眯眯请他歇脚打尖。雷公闻到酒香,喉咙发痒,一看时辰尚早,也就坐下喝了三碗。不知着了道儿,竟喝了观音的瞌睡神汤。雷公碗一松手,醉趴在案。观音便把三龙蛋,用沸水煮了。
    雷公醒来,日已落岭。他惊呼而起,奔至店外,施展起雷霆大法,把个天空搅得风云翻滚,三龙蛋竟从他手端凌空而出。观音在旁,暗中施出千手神功,正好一龙蛋落在城里,两个落在郊外。砰砰砰三声,惊动天地。雷公摇身一变现身,驾起云头,脚下生风,上天复命去了。
    落在城里的龙蛋,在城内西北角空地上砸出一两丈深的大坑,一碗口粗的水柱,从坑底冲出,眨眼间,大坑成了一口大水井。此乃现今武陵井。离城十里落下的龙蛋,从一山上飞速滚下,滚过之处,竟成一条欢快的河流,此乃龙溪河。离城百余里落下的龙蛋,砰地一声,钻进石山肚里,变成一座水岩,有黄桶大的水“咕咕”外流,此乃龙子岩。这一井、一河、一水岩,水清味甜,天旱不干。玉帝害人不着,却让观音菩萨为武冈人做了件好事。
    俗话说“云游武冈,风行天下”。武冈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处在邵阳市西南五县市中心,这座曾经贵为王城的历史古城,为西南中心城市和湘桂门户,素有黔巫要地之称。与之相衬的是,武冈素以千年古城、特色名食和佛道名山等名动天下。它与湖南的凤凰县城市有天壤之别的,武冈是王城,凤凰是平民山城,且武冈历史更加悠久。
    武冈目前是我们邵阳市唯一的一个县级市,但在历史上,武冈曾是一座比邵阳(宝庆府)更大的城市。据记载,武冈在西汉文、景帝年间,便已置武冈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记载:“县左右二冈对峙,重峦叠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由此可知,武冈系五溪蛮武力对抗朝廷的山冈,后来代指整个武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长沙近郊出土了一枚石质印章——“武冈长印”,专家鉴定为西汉“文景之治”时期的文物,见证西汉初年武冈置县的史实。汉初官制规定,大县行政长官为“令”,小县则为“长”。可见,西汉早年,武冈就是一个小县了(县治在今城东郊七里村余家岭)。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都梁县,属零陵郡。汉武帝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敬侯,侯址在今市郊七里桥,所以武冈又称都梁,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朝宋盛弘的《荆州记》记载:“都梁县有小山,山上水极清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俗称兰为都梁,即以为县名也。”也就是说,都梁的名称是由县城附近一座小山上的兰草来的。

 


    武冈在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都与邵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曲折多变,其实也是十分有趣的。东汉以前,武冈属零陵郡,而汉高祖时期就设置的昭陵县(今邵阳市),却属于长沙国,到东汉末年才改归零陵郡。这个时候武冈与邵阳并没有隶属关系,可以说是邻居。到了东汉末年,武冈与邵阳同归零陵郡,可以说是兄弟。到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设置昭陵郡时,都梁更名武冈,划到了昭陵郡门下。这个昭陵郡,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变成了邵州,下辖邵阳、武冈两县。这个时候武冈与邵阳就变成父子关系了。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置武冈军,入元后改武冈路,管辖包括今天洞口、绥宁全县,隆回一部分,城步、新宁南部地域。这个时候武冈与邵阳的关系又变成了兄弟关系。而到了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把武冈由府降为州,武冈又重归“邵州”管辖。不过这时候的邵州,已由宋理宗赵昀变为宝庆府了。这时武冈与邵阳的关系在名义上又回复为父子关系。但实际上武冈作为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朱楩的封地,建有规模宏大的城墙,14代岷王共242年,筑有诸郡王府二十一座,真可谓宫殿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城市规模比邵阳城宝庆府毫不逊色,邵阳的知府自然是指挥不动武冈的这些王爷的。1913年武冈废州改县,1994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地级邵阳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0739-533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