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人大代表、市建设局局长李志雄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是邵阳市的优势所在,也是机遇所在,更是希望所在。张春贤明确指出,“两型”不仅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只是基本要求,“两型社会”的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要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按照“两型”标准,围绕“两型”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一要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是提高城市承载力和集聚能力的基础,必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来抓。要努力建设三个环城路网,在建成一环路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60平方公里区域的城市快速干道路网建设和280平方公里区域的环城高速通道。继续推进城区“东进、南延、北联”,加快建设佘湖新城、桃花新城、江北新城。今年要重点抓好大祥立交桥、魏源路、建设南路延伸段、邵水东路延伸段、邵水西路延伸段、桃盘岭路、雪峰南路等道路建设,开工建设湖口井路、大祥路、桃源路等17条道路。
二要加强城区绿化建设。城区绿化建设是“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两带六园”。“两带”即建设资江、邵水滨江风光带;“六园”即改造双清公园,建设北塔公园、西苑公园、松坡公园、时代公园和桃花主题公园。今年要全面完成双清公园配套建设,启动北塔公园改造,开工建设西苑公园,着手做好佘湖山公园建设详细规划。启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创园”基础资料和“创园”申报工作,加快编制“一街一景”城市绿化建设规划,抓好城区园林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大环境绿化。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线”管理制度,严控绿地率,确保新城区建设绿地率达到35%以上,旧城区改造绿地率达到25%以上。大力开展“绿色小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等绿化创建活动,积极指导各单位搞好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整体水平,确保山水相间、林水相依、林水穿梭,创建山水园林特色城市。
三要加大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力度。认真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注重质量,确保2009年底前建成邵东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新宁县、邵阳县6个污水处理厂,新邵县、绥宁县、城步县3个污水处理厂年内完成50%的工作量。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开展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状况调查,制定公共建筑节能改进措施。加强和改进设计服务,严把施工图审查关。市本级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实施率达到100%,新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和实施率要达到100%。县市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实施率达到80%。
四要促进建设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制定邵阳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邵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工作重点以及政策措施,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有效调控。拉动房地产市场需求。降低规费标准和交易门槛,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刺激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开发建设。采取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建开发楼盘,加大房地产投入,年内力争新建商品房面积70万平方米。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抓好桂花苑小区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改变经济适用住房补贴方式,推行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偿,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保障对象和棚户区、旧城区改造等重点工程拆迁户,明确每套住房的补贴办法,鼓励其购买普通自住房。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要把安置房建设作为促进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尽可能缩短安置房周转期,按照协议时间建成交房。规范发展勘察设计业。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创新,在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农村民居建设设计上多出精品。实行工程勘察现场见证制,设计质量追究制和招投标制,规范市场行为。严格落实施工图审查责任制,建立施工图审查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高审查质量,确保全市图纸审查率达到98%以上。
五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健全城乡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健全以市区为市域主中心、武冈为市域副中心、8个县城为县域中心、25个重点镇为县域片区中心、63个小城镇为乡域中心的五级城乡发展体系。加强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按照“建得起,住得下,不浪费,有安全感”的原则确定建房标准,要将危房改造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强化风景名胜区管理。严格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及审批,认真抓好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工作,做好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城步南山、隆回虎形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