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新城,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北邻邵阳火车站,南至上瑞高速公路,东起邵水河,西至上瑞高速公路邵阳南连接线。桃花新城的建设,是我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富民强市的又一重大举措。
突出畅通,编制合理路网
道路是新城的中枢神经。经过实施勘探,新城区内确定了合理的路网。主要由四条主干道、四条次干道和若干支路组成。主干道为“三纵一横”。三纵是指桃花路、紫霞路、邵水西路,一横指湖口井路。主干道构成路网骨架,与老城区外围快速干道有良好的衔接。主干道红线宽度为42-60米。次干道东西走向指桃源路、城南路,南北走向指金山路、丹霞路,次干道红线宽度24-30米。支路红线宽度14-24米。本区内共有主干道14.94公里,次干道17.26公里,支路75.18公里。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处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共规划了四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即紫霞路、桃花路、金山路、邵水西路往南延伸与上瑞高速公路的交叉。紫霞路、金山路上跨上瑞高速公路,桃花路、邵水西路下穿上瑞高速公路。
桃花新城交通布局合理,区内人流、物流畅通有可靠的交通保证。
突出环保,打造生态之都
桃花新城建设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建设“山水园林新城”的规划目标,建立生态廊道,构建新城区西侧桃花洞体育公园,中央湖口井公园,建设洛湛铁路防护绿带、邵水河风光带,绿化率达到40%以上,新城区居民步行500米以内即可到公共绿地游憩。
区域原始地貌和良好植被将保留,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风和天然氧吧。临邵水河畔规划了风光带,设计了百年一遇的防洪堤,规划设置了公共绿地35处,182.34公顷,生产防护绿地39处,364.44公顷。对区内2座水库、6处渔塘25.1公顷的水体现状岸线给予保持,充分保护区内的自然山水原貌,使新区的环境质量始终有优良的水平,实现碧水、蓝天、绿地的环保目标。用地布局中没有布置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桃花新城的规划形成“桃洞流香、新城溢彩”的总体形象特征,充分展现人文邵阳、生态邵阳、宜居邵阳。规划确定了“一心”“一轴”“四带”“四区”的景观脉络结构。“一心”即中央生态公园形成的景观核心;“一轴”为贯穿区内中、东西与外围生态连为一体的自然山水与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复合景观轴,“四带”即邵水河、洛湛铁路、上瑞高速、上瑞高速南连接线绿化带;“四区”即公共活动、科研及生产、高档居住、普通居住景观区。
突出配套,完善城区功能
桃花新城控制性详规根据现代城市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中学、小学托幼所等教育设施,居委会、派出所等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医院、门诊等。规划中学3所,小学8所,体育活动中心三处,商业服务设施齐全。
新建一个电信分局,容量为9万门,新增广电分局2个,邮政支局3个。建设燃气调压站5个,以天然气为本区的主要气源。本区内工程管线控制共涉及给水、排水、电讯、有线电视、天然气等六类管线。所有电气线原则上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公共设施用地按每平方公里4至6座设置。布置两处二级普通消防站,各功能区布置7个机动车停车场,总用地8.49公顷。此外,对停车场、影剧院、市场、游览场所、体育场馆都在不同位置编制了详细规划。桃花新城规划的道路及配套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和群众生活需要为标准。桃花新城建成之日,将是邵阳更加美好之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